轉眼五年過去,念晚長成了活潑可愛的小姑娘,已經(jīng)上幼兒園了。她繼承了蘇晚的繪畫天賦,
每天放學回家都會把幼兒園的趣事畫下來,貼滿了家里的冰箱?!皨寢?,
老師說我的畫可以參加比賽!”念晚舉著畫紙跑到蘇晚面前,
上面畫著一家三口在“未來之窗”前的合影,稚嫩的筆觸卻充滿了童趣。蘇晚蹲下身,
認真看著畫:“畫得真好!念晚是小畫家啦。”“爸爸說,媽媽是大畫家,我要向媽媽學習!
”念晚驕傲地揚起小臉。晚上陸時硯回家,蘇晚把這件事告訴了他,
陸時硯笑著抱起念晚:“我們念晚不僅要學畫畫,還要學設計,以后接媽媽的班,好不好?
”“好!”念晚摟著爸爸的脖子,“我要設計一個有滑梯的房子,還要有游泳池!
”一家人的笑聲充滿了整個客廳。這些年,蘇晚的設計事業(yè)越來越成功,
她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(nèi)外大獎,但她始終保持著初心,堅持做有溫度的設計。
她還成立了一個公益設計基金,幫助貧困地區(qū)改造學校和社區(qū)空間,
用自己的專業(yè)能力回饋社會。陸時硯全力支持她的公益事業(yè),不僅出資贊助,
還利用自己的人脈為基金對接資源。兩人常常一起去貧困地區(qū)考察,
看著孩子們在新教室里讀書寫字,他們的心里充滿了滿足。這天,蘇晚整理舊物時,
翻到了父親留下的那個鐵盒。她打開盒子,里面除了當年的合同碎片和便簽紙,
還多了幾張她和陸時硯的合照,以及念晚的涂鴉畫。陸時硯走過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