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光斜照碑面,天樞偏移的刻痕尚存余光,葉孤寒立于陣心,掌心覆在劍柄之上。劍格殘紋搏動如脈,溫?zé)岣许樦父節(jié)B入經(jīng)絡(luò),與體內(nèi)剛剛平復(fù)的劍意遙相呼應(yīng)。然而這溫?zé)岵贿^瞬息,自丹田深處忽有一股寒流逆沖而上,如冰蛇破繭,沿著脊柱疾馳,直逼泥丸宮。
他眉心一緊,左眼驟然刺痛,藍光翻涌,睫毛邊緣迅速凝出細碎冰棱,簌簌斷裂又再生。護山大陣已啟,謝無涯所留劍意隨之退散,再無外力壓制,寒毒如解封之潮,肆虐經(jīng)脈。皮膚下浮起蛛網(wǎng)般的霜紋,指尖發(fā)僵,呼吸間白霧凝成冰粒,墜落于冰面,發(fā)出細微脆響。
他低頭,見劍脊上“冰魄鎮(zhèn)玄冥”五字幽光微閃,仿佛感應(yīng)到體內(nèi)的動蕩。劍格殘紋搏動加劇,節(jié)奏與心跳漸趨同步,又似在引導(dǎo)某種更深的共鳴。他閉目,神識沉入經(jīng)脈,察覺那股暴亂寒氣已侵至心脈三寸,若再上行半寸,神識必被凍結(jié)。
不能再等。
他雙膝盤坐于陣心冰紋交匯處,雙手握劍,緩緩將冰魄古劍橫于胸前。劍尖微顫,寒光映著月色,如霜刃懸空。他深吸一口氣,猛然發(fā)力,劍尖破開衣襟,刺入胸膛,直沒心口。
沒有鮮血噴涌,只有一道極寒之氣自傷口擴散,順著劍身灌入經(jīng)脈。劇痛如萬針穿心,他牙關(guān)緊咬,額角青筋暴起,卻未發(fā)出半聲。劍氣自心口為軸,逆沖十二正經(jīng),與暴走寒毒正面相撞。血流凝滯,肌膚龜裂,一道道冰紋自胸口蔓延至雙臂、脖頸,仿佛體內(nèi)有風(fēng)暴在凍結(jié)血肉。
他以劍為引,將寒毒逼入三寸經(jīng)絡(luò),封于膻中與巨闕之間。痛楚未減,反而更甚,但意識卻因極致的痛而愈發(fā)清明。他想起寒潭邊對倒影的低語,想起謝無涯臨終前“以劍代眼”的囑托。寒非絕情,乃凈。寒非死寂,乃守。
他不再壓制,而是以劍心為爐,將寒毒煉為己用。
劍氣與寒毒在經(jīng)脈中交纏,如冰河交匯,終有一刻,內(nèi)外寒流共鳴,順著劍身自地脈反哺而上。護山大陣殘余的地脈寒流如潮涌入,自涌泉穴直貫而上,與心口劍刃形成夾擊之勢。劍氣終于不再暴亂,開始與血肉緩緩融合。
他緩緩抬手,指尖輕觸左眼。冰棱已不再新生,睫毛微顫,藍光流轉(zhuǎn)不息。他低頭,見掌心一道細小割傷,血未滴落,反被皮膚吸收。傷口邊緣,浮現(xiàn)出極淡的紋路,如冰晶凝成的羽翼,隱約成鳳形,轉(zhuǎn)瞬隱去。
“冰封三寸……”他低語,聲音沙啞,卻帶著一絲頓悟的平靜。
他緩緩起身,白袍早已被冰霜浸透,袖口冰晶密布,隨動作簌簌剝落。周身三寸內(nèi),空氣凝滯,水汽自發(fā)凝結(jié)成微小冰晶,懸浮不動,如一層無形冰域。他抬手,劍尖輕點地面,冰面無聲蔓延,裂紋如蛛網(wǎng)般擴散十丈,竟與護山大陣的冰紋隱隱呼應(yīng)。
他尚未收劍,忽覺遠處有腳步聲由遠及近,踏在凍土上,沉穩(wěn)而謹慎。
王鐵柱提著一只陶罐而來,罐口熱氣騰騰,虎骨湯的腥香混著藥味彌漫開來。他停在寒潭邊緣,未敢踏入冰紋范圍,雙手將罐遞出,聲音低沉:“少主,喝點熱的?!?/p>
葉孤寒未接,目光落在罐口蒸騰的霧氣上。藥香中夾雜一絲極淡的甜腥,那是補天丹碾碎后的氣息。此物對金丹修士可固本培元,于他卻是催命毒藥——補天丹溫陽助氣,與寒毒相沖,一旦入體,必引經(jīng)脈炸裂。
他抬手,一縷劍氣掃過罐沿。藥液微顫,香氣驟濃,地底忽有波動傳來,如沉眠之物被驚擾。三聲輕震,自玄冥靈脈深處傳出,間隔均勻,似應(yīng)和藥氣節(jié)奏。
王鐵柱神色不變,依舊舉著陶罐。
葉孤寒收回劍氣,未言,只將劍尖一挑,罐底破裂,湯液傾瀉而出,潑灑在寒潭邊的凍土上。藥液滲入冰層,瞬間凍結(jié),地面冰紋驟然擴張,裂痕如活物般蔓延,直抵潭心。
一聲低沉龍吟自地底傳來,比先前更近,帶著封印松動的震顫。
凍土上,藥液凝結(jié)成一朵半透明冰花,花瓣層疊,花心隱約浮現(xiàn)出四個殘影字跡——“幽冥玄蛟”,轉(zhuǎn)瞬即逝,仿佛從未存在。
王鐵柱目光微閃,低頭看向那朵冰花,又緩緩抬眼,望向葉孤寒。
葉孤寒已將冰魄古劍拔出心口,傷口無血,只有一層薄冰迅速覆蓋,與皮膚融為一體。他緩步上前,每一步落下,冰紋便退縮一寸。他停在王鐵柱面前,距離三步,劍尖垂地,寒光映著對方眼底。
“誰讓你來的?”
王鐵柱喉結(jié)微動,手中陶罐微微傾斜,殘余的湯液順著裂縫滴落,在冰面凝成細小冰珠,一顆,兩顆,第三顆正要墜地——
劍尖輕抬,冰珠碎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