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時三刻,月懸中天。
寒潭北岸的殘碑前,葉孤寒盤膝而坐,左掌覆于丹田,指尖凝著一層薄冰。那道自晨間起便沿生命線蔓延的冰裂紋,此刻已爬至手腕內(nèi)側(cè),觸之如針扎。他閉目調(diào)息,體內(nèi)寒氣如潮退返,卻非自然流轉(zhuǎn),而是被一股逆向劍意強行推入下腹,封于氣海邊緣。
他右手三指夾住一縷劍氣,緩緩劃過碑角“寒潭”二字的刻痕。血珠自指尖滲出,滴落石面,未及暈開便凝成冰粒。冰粒觸字瞬間,碑身微震,七點幽藍光斑自風化石紋中浮現(xiàn),排列成北斗之形。
天樞位最亮,且偏移半寸。
葉孤寒睜眼,左瞳藍光流轉(zhuǎn)。他將冰魄古劍橫置膝上,劍尖輕觸天樞光斑。劍身立時嗡鳴,一道寒流順劍格涌入掌心,直沖識海。他眉心劇痛,仿佛有無數(shù)細刃在顱內(nèi)游走,卻咬牙不退,任那寒流在神識中鑿刻出一道道紋路。
那是《寒潭劍帖》的殘篇圖式,唯有以自身劍意為引,借碑文共鳴,方能在識海中顯形。每一道紋路浮現(xiàn),心脈便凍結(jié)一分。他能感覺得到,寒毒正沿著任脈上行,若不能在子時結(jié)束前完成星圖勾勒,神識將被徹底冰封。
他左手結(jié)印,引丹田寒氣逆行而上,與劍意交匯于膻中。兩股極寒之力相撞,胸口如遭重錘,喉間涌上一股腥甜,卻被他強行咽下。劍帖圖紋在識海中緩緩拼合,由散亂筆畫漸成星軌脈絡(luò)。
北斗七曜,各鎮(zhèn)一竅。
他猛然睜眼,劍身一震,寒光自劍尖迸射,直擊身后石壁。石面如水波蕩漾,一道由劍痕構(gòu)成的星圖赫然浮現(xiàn)——七道深淺不一的刻痕自下而上排列,對應(yīng)人體七處要穴:涌泉、丹田、膻中、大椎、百會、泥丸、天門。
劍圖成型剎那,第七道泥丸宮對應(yīng)的痕跡邊緣,一抹極淡的雷紋殘影一閃而逝。那紋路如電蛇游走,旋即消失,仿佛從未存在。
葉孤寒未動聲色,只將劍收回膝上,凝神審視星圖。他知此圖非止于形,更需以劍意貫通七竅,方能引動真意化形。但若強行催動,寒毒必隨經(jīng)脈逆行,神識將如寒潭冰面,寸寸龜裂。
他深吸一口氣,將冰魄古劍插入身前冰面,劍柄微顫,劍身迅速覆上一層霜衣。寒潭深處,一股殘存的古老劍意自地脈緩緩升起,順著劍身流入他掌心。那是謝無涯當年鎮(zhèn)壓靈脈所留,雖已微弱,卻仍存一絲靈性。
他閉目,引此劍意入識海,與自身劍氣交融。星圖在神識中旋轉(zhuǎn),七點光斑依次亮起。他以心念為引,將第一道劍意自涌泉竅啟動,沿任脈上行。
劍意過丹田,寒毒翻涌,經(jīng)脈如裂。他額角滲出冰珠,順頰滑落,在觸及 collar 時碎成細屑。劍意至膻中,胸口驟然一緊,呼吸幾近停滯。他咬破舌尖,以精血為引,強行推動劍意上行。
大椎、百會、泥丸,一路沖關(guān)。
當劍意抵達天門竅時,識海轟然一震。星圖在腦海中完整顯現(xiàn),七道光路連成閉環(huán),劍意如江河歸海,順督脈回返丹田,完成一周天循環(huán)。
他猛然睜眼,左瞳藍光暴漲,睫毛凝出冰棱,簌簌墜落。
冰魄古劍在冰面上輕震,劍尖三寸處,一道寒芒緩緩凝出。那不是劍氣外溢,亦非幻影,而是一寸由純粹劍意雕琢而成的微型劍影——通體透明,棱角分明,如冰晶鑄就,懸浮于月下,隨他心念微動而輕旋。
劍意化形。
他指尖輕抬,劍影隨之橫移三寸,劃出一道細微霜痕。寒潭水面倒映十丈冰霜領(lǐng)域,邊緣處浮現(xiàn)出一圈半透明輪廓,形似劍鞘,尾端微翹如鮫尾,靜止片刻后悄然隱去。
他未察覺,只覺體內(nèi)劍意前所未有的澄澈。寒毒仍盤踞心脈,卻不再肆虐,仿佛被某種更高階的力量壓制。他緩緩起身,拔出插入冰面的古劍,劍身霜衣簌簌剝落。
就在此時,劍影忽地顫動。
他心念一動,欲將其收回識海,劍影卻不受控,驟然暴漲,化作一道寒流倒卷而回,直沖泥丸宮。他左眼劇痛,冰棱瞬間增生,幾乎封住視線。經(jīng)脈如被千針穿刺,掌心冰裂紋暴起,蔓延至小臂。
他單膝跪地,劍尖拄冰,以劍意強行鎮(zhèn)壓失控劍影。那劍影在識海中橫沖直撞,每一次撞擊都令神識震蕩。他知道,這是劍意初成、尚未馴服的反噬。
他咬牙,左手結(jié)印于胸前,引識海星圖逆向運轉(zhuǎn)。劍影在沖擊中逐漸縮小,終化為一縷寒氣,沉入丹田。
他喘息微促,額角冰珠不斷凝結(jié)又墜落。左眼冰棱仍未消,視野模糊,卻見石壁上的星辰劍圖正緩緩黯淡,唯第七道泥丸宮痕跡邊緣,殘留一抹極淡的雷紋余光,久久不散。
他抬手撫過劍身,指尖觸及一處微凸。那是劍格內(nèi)側(cè)一道極細的刻痕,形如半枚殘紋,與他襁褓中寒玉上的劍紋似有呼應(yīng)。他未多想,只將劍收回鞘中。
寒潭風起,吹動白袍。袖口冰晶重新凝結(jié),比先前更密。他立于殘碑前,望向中天明月。
月光灑落碑面,七點光斑已隱。唯有天樞位那道偏移的刻痕,在月下泛著幽藍微光。
他緩緩抬手,指尖輕點左眼。冰棱碎裂,簌簌墜地。
就在此時,冰魄古劍在鞘中輕震,劍格處那道殘紋微微發(fā)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