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夫子的《答鶯謠》一出,著實是驚呆胡灘村家家戶戶,胡夫子竟然要跟一個五歲小丫頭辯一辯?
楊欣欣聽到后面色如常,但是心里還是暗暗松了一口氣的。
幸虧胡夫子的童謠里只說了辯《三字經》的內容,若是辯論其它文章,自己可能還真會招架不住。
怕家里人擔心,楊欣欣放學回家就跟沒事人一樣,對今日課堂之事只字未提。但楊新春是個膽子小的,吃個飯都吃的坐立不安。
“新春,今日在學堂可是發(fā)生了什么事?阿爺看你怎么悶悶不樂?”
幸虧楊欣欣及時接話:
“路上堂哥說,今日學的內容比較難,想來是在思考夫子布置的問題吧?!?/p>
楊家人不懂學問上的事,也就沒有繼續(xù)追問下去,這才蒙混過關。
翌日一早,胡灘村學已是里三層外三層站滿了人。楊欣欣慶幸剛剛在村口就讓阿爹回去了,這要是送到學堂門口,說什么都瞞不住的。
“楊家村這小丫頭著實是膽子大的,竟然敢挑戰(zhàn)胡夫子?!?/p>
“我怎么聽我家虎子說,是胡夫子提出的比拼?!?/p>
“這小姑娘太傲了,五歲小兒竟然挑戰(zhàn)胡秀才?!?/p>
“好像真是一位有才情的小丫頭?!?/p>
“再有才情能有胡秀才厲害?”
大家圍繞著今日楊欣欣和胡夫子的辯論誰贏誰輸,誰對誰錯激烈的討論著。
在鄉(xiāng)下,平時根本沒有什么新鮮事發(fā)生,現在有這樣的好戲,大家哪舍得錯過!
紛紛放下手里的活計,跑來學堂看看熱鬧。
楊欣欣原本以為,只是上課時候和胡夫子再斗上三法,卻不想對方把鋪面鋪的那么大。
看來對方篤定自己會輸,這是打算把自己趕出村學哇。
家人千辛萬苦供自己出來讀書,自己可不能丟了,所以這場辯論賽只能贏不能輸。
到了平時上課的時間,胡夫子步入課堂,后頭緊跟著程夫子、族長、里正三人。
原本吵吵鬧鬧的孩童們瞬間安靜了下來。
“各位族老,里正,楊家小女藐視師命,寫下《屏風謠》,今日我與對方辯上三辯,若是對方贏了,我自同意撤下屏風。
如若對方輸了就要親自將屏風樹起來,并向我道歉。”
楊欣欣原本以為,胡夫子會借此事將自己趕出學堂。沒想到對方只提出了將屏風樹立起來,看來心黑也沒黑到程度。
“胡夫子安,各位族老安,我楊欣欣對事不對人,此屏風有藐視皇威之意,我這也是尊重天子的想法?!?/p>
這還沒開始呢,就屏風兩人又開始劍拔弩張,誰也不讓誰。
楊欣欣開口,趴在學堂外的人才發(fā)現,角落里那個一米一左右的小布丁,原來就是挑戰(zhàn)胡夫子的楊欣欣呀!
程夫子也是十分擔心,實際上他也是不同意設立屏風。但是胡夫子是個性子急的,說什么都要立起來,自己也是沒辦法。
只希望對面那個小丫頭今日能贏,為女子爭上一爭。
“既然雙方各執(zhí)己見,那就展開說說吧,我這有道題目。你們都來辯上一辯?!?/p>
族長上前一步“茍不教,性乃遷,人不學,不知義”。
底下學子們懵逼了,這這也太簡單了吧!這么基礎的題目,自己都會!
這段的確沒難度,既然從本身意義上沒難度,那自己只能從別的角度來刁鉆取勝了。
胡夫子先上前:
“‘茍不教,性乃遷,人不學,不知義’,如果不對人進行教育,善良的本性就會逐漸變壞。人如果不學習,就不會懂得正確的道理和規(guī)范?!?/p>
胡夫子答的的確是標準答案,但是要知道楊欣欣可是現代來的,在現代《三字經》可是被剖析的明明白白,不僅有字面的意義,就連深層意義都被剖析的很清楚。
程夫子為楊欣欣捏了把汗。
這胡老頭把標準答案說了出來,如果楊欣欣還這樣說那就有抄襲的嫌疑,這一局就是胡夫子贏了。
只見楊欣欣不緊不慢上前:
“‘茍不教,性乃遷’是指承認人性初始的善良,呼應了孟子‘性善論’,強調教育是保持善性的關鍵。
隱含警示:墮落源于教育的缺失與‘終身學習’理念相通,強調環(huán)境與教育對人格的塑造作用。
無論男女,不教育都會偏離善性未區(qū)分性別,所以男子女子自是平等。
‘人不學,不知義’將‘學’與‘義’直接掛鉤,指出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未限定性別。
所以圣人也是認為男女都有學習的資格,是后人想差了?!?/p>
楊欣欣說完,學堂內靜的一根針都能聽得到。
胡夫子只是解釋了這幾句字面上的意思,但是楊欣欣不僅僅解釋了深層含義,還跟今日辯題掛鉤明顯是更上一層樓。
這番見解,早已超出孩童啟蒙的范圍。
楊欣欣的回答著實完美,胡夫子此刻才意識到,看來自己今天真有可能栽在這個小丫頭手里!
族長緩步上前,肅然宣布:“第一局,楊欣欣贏!”
里正拿出第二張紙條,朗聲念叨:
“那兩位就‘父子恩,夫婦從’來論一論今日的論點,到底是男強還是女強?”
按照規(guī)矩,輸者先言,所以這局還是胡夫子先上前:
“‘父子恩’的‘恩’指恩情、親愛。
父對子是養(yǎng)育之恩,子對父是反哺之孝。
‘夫婦從’中的‘從’指隨從、和順。
古人都言夫義婦聽,所以女子何意考科舉?”
從題目出來那一刻,楊欣欣就知道里正是有意偏袒胡夫子。但是她楊欣欣也不再怕的!
“夫子,學生有個問題,‘父子恩,夫婦從’可否定女性價值?
此句明明寫的是傳統家庭倫理中的性別角色分工,為何成為大家尊崇男性的依據了?
若圣人是夫子所說之意,為何三字經里有孟母、竇燕山妻、蔡文姬、謝道韞等女性的出現?”
“還有‘夫婦從’的’從’雖然字面上是說隨從和順,但是并不是單方面的服從,而是雙向協作,如《詩經》中寫到的宜室宜家?!?/p>
胡夫子被懟的啞口無言,站在那邊說不出話,這女孩子實在是刁鉆,讓她釋義,她都能給你說出個花來。
里正原以為此局胡夫子必勝無疑,可是楊欣欣的反問的確更勝一籌。
也不得不上前宣布:“第二局,楊欣欣贏!”
三局兩勝,勝負已分。第三局就算胡夫子贏了,也改變不了楊欣欣贏的事實,所以也沒有再比下去的必要。
圍觀眾人也是沒想到,楊欣欣能打敗胡夫子,難道對方真的是紫微星下凡?
胡夫子雖然心情不爽,但是也看出來了,這小丫頭的確是個讀書苗子。
若是好生栽培,說不定真能出一個“天下第一女秀才“,自己豈不是也能風光一把?
“老夫今日輸的心服口服,是我小看女子了,從今以后屏風撤了吧?!?/p>
楊欣欣也沒想到胡夫子能低頭,既然對方認錯,自己肯定也不能得理不饒人。
畢竟在這個推崇師重道的社會,自己今后還要考科舉呢。
“夫子過謙了,學生也有不對的地方,學生這些都是雕蟲小技,以后還需要向夫子多多請教。”
胡夫子原本以為楊欣欣會揪著自己不放,沒想到女子有如此胸襟。
學堂外的村民們,早已將五歲小兒今日的表現看在眼里,都折服于楊欣欣小小年紀不驕不躁,竟有如此才華。
今日之事,更是像春風掠過麥浪般,傳遍縣城的大街小巷。最后竟傳到了縣令大人的耳中。
“本縣治下,難道真有如此聰慧的女子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