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后第三年,林未在實驗室接到母親的電話。電話那頭,母親的聲音帶著哭腔:“你爸……查出肺癌晚期……”
掛了電話,林未的手一直在抖。沈硯從身后輕輕抱住她,沒說話,只是把她的筆記本翻到“抗癌藥物合成”那頁,用紅筆圈出一行字:“我們的離子液體,能讓靶向藥的成本降低50%?!?/p>
接下來的半年,林未一邊照顧父親,一邊優(yōu)化藥物合成路線。當她把第一批自制的靶向藥送到醫(yī)院時,主治醫(yī)生看著化驗單說:“藥效和進口的一樣,副作用還小些?!备赣H握著她的手說:“我家未未……真成化學家了?!彼穆曇艉茌p,卻像重錘敲在林未心上。
父親去世那天,沈硯在實驗室為她留了盞燈。林未走進去時,看到他在黑板上畫了個巨大的結構式,像個復雜的迷宮,最后卻連成了一顆心的形狀?!斑@是‘愛’的分子結構,”他說,“我查過,所有的元素加起來,正好是520.1314的分子量?!?/p>
林未靠在他懷里,眼淚落在他的白大褂上,暈開一小片深色的痕跡。她突然明白,那些試管里的反應,那些論文里的公式,最終都在詮釋同一個真理——所謂的奇跡,不過是愛與堅持的合成物。
一年后,林未和沈硯的女兒出生了。他們給孩子取名“沈念林”,小名叫“小苯酚”——因為她出生那天,他們剛完成“苯酚羥基化”的實驗。沈硯的父親抱著孫女,在她的小被子上繡了個小小的苯環(huán),針腳歪歪扭扭,卻比任何花紋都動人。
產(chǎn)假結束后,林未回到實驗室。沈硯在她的工位上放了個新的筆記本,扉頁上貼著張全家福,下面寫著:“新的反應開始了,反應物:我、你、小苯酚;產(chǎn)物:一輩子的幸福;催化劑:愛?!?/p>
那天下午,林未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舊盒子。里面裝著她專科時的實驗報告,王老師的評語從最初的“需改進”,到后來的“有進步”,最后一頁寫著:“林未,你讓我相信,熱愛能填平所有鴻溝?!迸赃呥€壓著張省賽的照片,她舉著獎杯,沈硯站在她身邊,眼里的笑意比陽光還亮。
林未把盒子放進實驗室的陳列柜,和專利證書、博士學位證放在一起。玻璃柜外,新來的本科生正在做乙酸乙酯合成實驗,一個女生笨手笨腳地操作著分液漏斗,像極了當年的自己。
“慢一點,放氣?!绷治醋哌^去,聲音很輕,像當年的沈硯。女生抬起頭時,眼里的慌張漸漸變成了篤定,像看到了曾經(jīng)的光。
夕陽透過窗戶,在實驗臺上投下長長的影子。林未看著沈硯調試儀器的背影,看著玻璃柜里的舊物,突然覺得,所謂的人生,不過是一場漫長的合成反應——原料或許平凡,過程或許曲折,但只要有熱愛作催化劑,有陪伴作反應條件,終會生成屬于自己的,獨一無二的產(chǎn)物。
她在新的筆記本上,畫下三個手拉手的小人,背景是實驗室的燈光和家里的窗戶,中間用化學鍵連在一起。下面寫著:
“從離子液體到生命奇跡,從兩個人到一個家,最好的反應,是永遠在進行時。”
晚風拂過,實驗室的窗戶輕輕晃動,發(fā)出細微的聲響,像在為這場永不終止的反應,伴奏一首溫柔的歌。林未知道,未來還會有新的難題,新的挑戰(zhàn),但她再也不怕了。因為她身邊有個人,有個家,有份熱愛,會和她一起,把每個平凡的日子,都合成出不平凡的光芒。
就像那些曾經(jīng)微弱的星火,終于在歲月里,燎原成了溫暖一生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