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正七年(1347年)深冬的寒風,像無數(shù)把淬了冰的剔骨刀,呼嘯著刮過淮西大地。夜色濃稠如墨,吞噬了皇覺寺最后一點輪廓,只余下山門兩盞昏黃的風燈,在狂風中劇烈搖曳,投下鬼魅般扭曲的光影,如同寺廟對朱重八最后的嘲弄。
朱重八,不,此刻他已不再是皇覺寺的行童。他孤零零地站在寺外冰冷的石階下,單薄的灰色僧衣在寒風中獵獵作響,如同隨時會被撕裂的破旗。廣智和尚那幾句刻薄冰冷的話語——“佛門清凈地,養(yǎng)不起你這等惹是生非的孽障!滾吧!自生自滅去!”——還在耳邊嗡嗡作響,比這刺骨的寒風更冷,更利。
他懷中抱著一個小小的、冰冷的瓦缽——這是他被掃地出門時,唯一被允許帶走的“財產(chǎn)”。里面空空如也,連一粒米、一滴水都沒有。腰間系著一根從柴堆里撿來的、勉強充當腰帶的草繩。腳下,依舊是那雙破爛不堪的草鞋,在雪泥中早已濕透,凍得雙腳失去了知覺。
饑餓,如同附骨之蛆,從未離開過他,此刻在寒冷的催化下更加瘋狂地啃噬著他的五臟六腑。他下意識地緊了緊單薄的僧衣,試圖汲取一絲微弱的暖意,卻只感到徹骨的冰冷滲透骨髓?;仡^望去,皇覺寺那扇剛剛對他緊閉的朱漆大門,在風燈的映照下,像一張擇人而噬的巨口。那里曾經(jīng)是他以為的“生路”,如今不過是另一個將他榨干后無情拋棄的冰冷牢籠。
沒有憤怒,沒有眼淚。一種比昨夜在佛像后偷讀兵書時更加深沉的死寂包裹著他。寺廟的經(jīng)歷,徹底碾碎了他對世間一切“庇護”和“慈悲”的幻想。這天地,這世道,本就是一片無情的寒冰煉獄。生存,只能靠自己去掙,去搶,像野狗一樣!
他最后看了一眼那象征著虛幻佛光的昏黃風燈,眼神冰冷得如同凍實的淮河。然后,他猛地轉(zhuǎn)過身,將瓦缽緊緊抱在懷里,像抱著最后一件武器,一頭扎進了無邊無際的黑暗與風雪之中。單薄的身影瞬間被狂暴的風雪吞沒,只在雪地上留下一行歪歪扭扭、很快又被新雪覆蓋的腳印。
離開皇覺寺最初的幾天,朱重八如同離群的孤雁,在淮西大地的寒冬里茫然掙扎。他沿著記憶中路過的村莊和集鎮(zhèn),試圖乞討一口活命的食物。
然而,災荒的魔爪早已扼住了這片土地的咽喉。曾經(jīng)炊煙裊裊的村莊,如今十室九空,殘垣斷壁隨處可見,被積雪半掩的凍尸成了最常見的“風景”。偶爾遇到尚有人煙的村落,迎接他的也多是緊閉的門扉、警惕而麻木的眼神,以及惡犬瘋狂的吠叫。
“去!去!臭要飯的!滾遠點!”
“沒有!自己都活不下去了,哪有余糧給你!”
“快走!別把瘟病招來!”
冰冷的呵斥聲和砸在身上的土塊、雪團,成了他乞討的主旋律。他學著其他老乞丐的樣子,跪在冰冷刺骨的雪地里,將瓦缽高高舉過頭頂,用盡力氣哀求:“行行好吧!善人!給口吃的吧!佛祖保佑您……” 聲音在寒風中顫抖,很快就被吹散?;貞模挥虚T內(nèi)更加不耐煩的驅(qū)趕和惡犬更加兇猛的咆哮。
一次,在一個名為小王莊的村口,他看到一戶人家的煙囪里飄出稀薄的炊煙。他心中燃起一絲微弱的希望,踉蹌著撲到那扇低矮的木門前,用凍得僵硬的手拍打著。
“誰?。俊币粋€蒼老而警惕的聲音從門縫里傳出。
“老人家……行行好……給口熱乎的吧……”重八的聲音帶著哭腔。
門開了一條縫,露出一張布滿皺紋、同樣寫滿苦難的臉。老人渾濁的眼睛打量著重八,看到他單薄的僧衣和凍得青紫的臉,眼中閃過一絲微弱的憐憫。他猶豫了一下,轉(zhuǎn)身回屋,片刻后,端出小半碗冒著微弱熱氣的、幾乎是清水的稀粥,里面飄著幾片枯黃的菜葉。
“給……快吃了吧,吃完趕緊走?!崩先藢⑼脒f出來,聲音壓得很低,帶著一絲不安。
重八如同餓狼撲食,顫抖著接過碗,也顧不得燙,咕咚咕咚就往嘴里灌。那點微溫的、帶著菜葉苦澀味道的液體滑過喉嚨,帶來一絲久違的暖意。他貪婪地舔著碗底,連最后一滴都不放過。
就在這時,門內(nèi)突然傳來一個尖銳刻薄的女聲:“死老頭子!你又把粥給誰了?家里這點糧食夠誰吃?你個老不死的敗家玩意兒!”緊接著,一個身材干瘦、顴骨高聳的中年婦人沖了出來,一把奪過重八手中的空碗,惡狠狠地瞪著他:“滾!快滾!臭和尚!再來打斷你的腿!”
老人嚇得縮回了頭,不敢言語。重八看著婦人那猙獰的面孔,再看看那扇重新緊閉、仿佛從未開過的木門,剛剛升起的一絲暖意瞬間被更深的冰冷取代。他默默地站起身,抱著瓦缽,繼續(xù)蹣跚前行。那點稀粥帶來的熱量,在無情的風雪中迅速消散,胃里反而因為食物的刺激,更加瘋狂地絞痛起來。
夜晚,是比白天更加恐怖的煎熬。他必須找到一個避風的地方過夜。廢棄的窯洞、坍塌的窩棚、甚至村口土地廟那狹窄而骯臟的神龕底下,都成了他暫時的棲身之所。寒風像無孔不入的毒蛇,鉆進他單薄的僧衣,啃噬著他的體溫。他蜷縮在冰冷的角落里,緊緊抱著那個空瓦缽,像抱著唯一的熱源。凍得實在受不了,他就拼命地搓手、跺腳,或者繞著小小的空間跑步,直到耗盡最后一點力氣。
睡眠是一種奢侈,更是一種危險。他不敢睡得太沉,怕凍死,也怕被同樣饑寒交迫的野獸或流民襲擊。黑暗中,他能聽到野狗在遠處爭搶食物的撕咬聲,聽到寒風穿過殘垣斷壁發(fā)出的嗚咽,如同無數(shù)冤魂在哭泣。偶爾,遠處會傳來幾聲凄厲的慘叫,劃破死寂的夜空,又迅速被風雪吞沒,不知是凍斃還是死于非命。
一次,他在一個廢棄的磚窯里過夜。半夜,被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驚醒。借著窯口透入的慘淡月光,他驚恐地看到幾個黑影正鬼鬼祟祟地靠近,貪婪的目光盯著他懷里的瓦缽(雖然里面空無一物)和他身上那件還算“完整”的僧衣。重八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!求生的本能讓他猛地抓起手邊一塊冰冷的半截磚頭,喉嚨里發(fā)出野獸般的低吼,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著那幾個黑影,如同被逼到絕境的孤狼,準備拼死一搏!
或許是懾于他眼中那股不要命的狠厲,或許是覺得他實在沒什么油水可撈,那幾個黑影最終罵罵咧咧地退走了。重八緊繃的神經(jīng)松弛下來,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渾身都被冷汗浸透,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(fā)抖。他握著那塊冰冷的磚頭,直到天明,再也不敢合眼。
饑餓、寒冷、驅(qū)趕、恐懼……成了朱重八流浪初期的主旋律。
每一次被拒之門外,每一次在寒夜中瑟瑟發(fā)抖,每一次與死亡擦肩而過,都像冰冷的刻刀,在他年輕的心上刻下更深的傷痕,也磨礪出更堅硬的、只為生存而存在的棱角。他不再輕易下跪哀求,眼神變得更加警惕和冰冷。他學會了更敏銳地觀察環(huán)境,判斷哪些地方可能有一線生機,哪些地方靠近就是危險。他像一塊粗糙的頑石,被苦難的洪流反復沖刷、撞擊,剝落掉所有屬于少年的軟弱和幻想,只剩下最堅硬、最冰冷的核心——活下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