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不,皇后宮里的小太監(jiān)就踩著碎步跑遍了各宮,聲音里帶著抑制不住的顫音:“皇后娘娘有喜了!太醫(yī)剛診的脈,三個月了!”
消息像投入湖面的石子,在后宮里激起層層驚浪。
碎玉軒里,甄嬛正端著茶杯的手猛地一頓,她抬眼看向窗外:“懷孕了……”她低聲喃喃,身邊的槿汐忙扶著她的胳膊:“小主仔細身子,這消息來得突然,也難怪各宮都驚著了?!?/p>
翊坤宮里,華妃正對著銅鏡描眉,一聽這話,眉筆“啪”地掉在妝臺上,黛粉濺了滿桌。
“怎么可能!”她猛地站起來,鳳釵上的珠翠叮當(dāng)作響,“皇后這老婦從弘暉阿哥夭折后再沒動靜,如今半截身子入土了,怎么可能懷上?定是那太醫(yī)看錯了!”
周寧海在一旁嚇得不敢出聲,只敢低著頭說:“娘娘息怒,許是……許是蒼天不長眼呢?”
咸福宮里,敬嬪正在日常數(shù)磚中,素日沉靜的臉上第一次露出怔忡:“四十歲……高齡得子,真是讓人羨慕得很呢?!?/p>
她身邊的宮女如意嘆了口氣:“娘娘,不管怎樣,這總是喜事,咱們該去景仁宮道賀的。”
各宮的人懷著各異的心思往景仁宮去,腳下的青石板路像是格外長。
大老遠就看見景仁宮門口的紅燈籠,是剛掛上去的,真是紅得晃眼。
進了院門,就聽見正屋里傳來太后的笑聲,不像往日那般帶著威嚴,倒有幾分真切的暖意。
“快進來吧,都站在外面做什么。”皇后讓身邊的剪秋掀了簾子,語氣里的輕快藏都藏不住。
眾人魚貫而入,剛跪下請安,就被太后笑著叫起來:“免了免了,今日是大喜的日子,不拘這些虛禮?!?/p>
太后坐在東邊的鋪著軟墊的椅子上,手里摩挲著一串紫檀佛珠,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。
胤禛坐在皇后身邊的炕沿上,正握著宜修的手,目光落在她尚且平坦的小腹上,滿是小心翼翼的珍視。
而皇后宜修,穿著一身石榴紅的常服,襯得臉色比往日紅潤了些,嘴角噙著一絲淺淡的笑意,見眾人進來,微微頷首。
“宜修啊,你可得好好養(yǎng)著?!碧罂粗诵?,語氣里滿是關(guān)切。
“太醫(yī)說了,你這胎懷得穩(wěn),但畢竟年紀不小了,萬事都要當(dāng)心。往日那些勞心費神的事,就先放放,有皇上替你擔(dān)著呢?!?/p>
宜修輕輕點頭,聲音比往常柔和了幾分:“謝皇額娘關(guān)心,臣妾知道了。這些年勞心,倒是讓皇額娘和皇上牽掛了?!?/p>
她抬眼看向胤禛,眼里有感激,也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復(fù)雜情緒,“尤其是皇上,這些年從未因臣妾無所出而冷落,臣妾……”
“說這些做什么?!必范G打斷她,握緊了她的手,“你是朕的皇后,是這后宮的主心骨。有沒有孩子,你在朕心里的位置都不會變。如今上天垂憐,賜給咱們這個孩子,朕高興還來不及。”
說完,他轉(zhuǎn)向眾人,聲音里帶著笑意,“往后皇后的飲食起居,各宮都要多上心。若有什么好東西,盡管往景仁宮送,別委屈了皇后和孩子?!?/p>
看看,胤禛這個大豬蹄子啊,這是生怕她這胎不招人記恨啊。
華妃站在人群里,指甲深深掐進了掌心,臉上卻不得不擠出笑容:“恭喜皇上,恭喜皇后娘娘,賀喜太后。這可是天大的喜事,臣妾宮里有上好的長白山人參,回頭就讓人送來給娘娘補身子?!?/p>
甄嬛也上前一步,福了福身:“皇后娘娘得此麟兒,實乃后宮之幸,嬪妾也替娘娘高興。嬪妾那里有幾匹上好的軟緞,正適合做嬰兒的襁褓,改日送來給娘娘備選?!?/p>
敬嬪跟著道賀:“臣妾祝皇后娘娘平安順?biāo)?,誕下康健的龍子?!?/p>
胤禛看著眾人,臉上的笑意更深了:“都有心了。宜修,你看,大家都盼著這個孩子呢?!?/p>
宜修微微一笑,目光掃過眾人,落在華妃緊繃的臉上時,停頓了一瞬,隨即移開,聲音平靜:“多謝各位妹妹費心。本宮如今只求這孩子能平平安安地生下來,別的也不敢多想?!?/p>
太后笑著點頭:“說的是這個理。哀家已經(jīng)讓人在佛堂供了長明燈,日日為你和孩子祈福。這胎啊,定能順順利利的。”
她又看向胤禛,“皇上也該多陪陪皇后,她如今最需要靜養(yǎng),你在這兒,她心里也踏實。”
大可不必,我挺踏實的真的,他來了更不踏實了,還有我一個人想干嘛就干嘛不好嗎?宜修心想。
“皇額娘說的是。”胤禛應(yīng)著,又對宜修說,“往后朕每日都過來陪你用晚膳,朝政不忙的時候,就來這兒坐會兒,陪你說說話?!?/p>
宜修的眼眶微微泛紅,輕輕“嗯”了一聲,低下頭,看著自己的小腹,手指輕輕拂過——那里,正孕育著一個小生命,一個遲到了二十年的希望。
看看咱這演技,不給個奧斯卡影后獎都不算完。
各宮的人又說了些吉祥話,見皇上和太后都陪著皇后,也不好多留,便陸續(xù)告退了。
走出景仁宮的門,寒風(fēng)一吹,眾人臉上的笑容都淡了幾分。
華妃率先快步離開,背影透著一股說不出的焦躁;甄嬛望著景仁宮門口的紅燈籠,若有所思;敬妃輕輕嘆了口氣,往咸福宮的方向走去。
而景仁宮里,暖意融融?;噬线€在低聲囑咐宜修注意事項,太后在一旁時不時插句嘴,剪秋正指揮著小太監(jiān)往炭盆里添新的銀絲炭。
“對了皇上,如今我需要靜養(yǎng),那東六宮之事我暫時管不了了,你看…”宜修看著胤禛道。
胤禛會意,拍了拍她的手:“皇后考慮得是?,F(xiàn)在皇嗣為重,你安心養(yǎng)胎就行。”他沉思片刻,“東六宮之事,不如暫時交由華妃協(xié)理?”
宜修眼中閃過一絲冷意,但轉(zhuǎn)瞬即逝。她輕輕搖頭:“華妃妹妹性情剛烈,西六宮已經(jīng)讓她勞心勞力了,若再加上東六宮,臣妾擔(dān)心她太過操勞。”
胤禛點點頭:“皇后體恤嬪妃,是后宮之福?!彼妓髦?,“那...莞貴人如何?她聰慧過人,處事公允?!?/p>
宜修:果然,老四這個狗男人會想甄嬛。
她面上不顯,柔聲道:“莞妹妹確實聰慧可人,只是...”她頓了頓,“她入宮時日尚短,位分也不高,恐怕難以服眾。若因此引起后宮不滿,反倒辜負了皇上的一番美意?!?/p>
胤禛眉頭微蹙,顯然被說動了:“皇后所言極是。那依你之見,誰人合適?”
宜修眼中閃過一絲得逞的光芒,但很快又恢復(fù)了那副憂國憂民的表情:“臣妾思來想去,敬嬪妹妹最為合適。她入宮多年,資歷深厚,為人穩(wěn)重謹慎,從不與人爭執(zhí)。由她暫代東六宮之事,想必六宮姐妹都不會有異議?!?/p>
“敬嬪?”胤禛略顯驚訝,顯然沒想到這個人選,“她確實穩(wěn)重,只是...”
宜修知道胤禛在猶豫什么——敬嬪性格過于溫吞,缺乏決斷。
而這正是她選擇敬嬪的原因。一個優(yōu)柔寡斷的代理者,總比一個有主見的強。
“皇上,”宜修聲音更加柔和,“敬嬪妹妹雖不似華妃雷厲風(fēng)行,也不比莞貴人機敏,但勝在穩(wěn)妥。東六宮多為先帝時期的嬪妃住所,事務(wù)相對清閑,正適合她這樣的性子。再者,只是暫代,等臣妾生產(chǎn)后…”
胤禛細細琢磨著宜修的話。敬嬪確實如她所說,沉穩(wěn)可靠,且無黨無派,讓她掌事,既不會像華妃那般張揚跋扈,也不會像甄嬛那樣引來太多猜忌。
胤禛終于點頭:“皇后考慮周全。那就依你所言,讓敬嬪暫代東六宮之事。還有敬嬪從潛邸到現(xiàn)在,為人也可以,既然管理宮務(wù),那她的位分就提到妃位吧?!?/p>
他頓了頓,“不過西六宮那邊,還是由華妃主理,敬妃若有拿不定主意的事,也可與華妃商議?!?/p>
宜修心中一沉,但面上不顯:“皇上圣明。有華妃妹妹協(xié)助,臣妾就更放心了?!?/p>
她低下頭,掩飾眼中的冷意。胤禛可真是下棋高手了。華妃與敬妃?一個囂張跋扈,一個軟弱可欺,這樣的安排只會讓后宮更加混亂。
而混亂,正是她也需要的。等她在混亂中產(chǎn)下皇子,再以整頓后宮之名重掌大權(quán),屆時甄嬛也好,華妃也罷,都不過是她棋盤上的棋子。
不過敬嬪能升到妃位也是她意料之中的事,在劇中,敬妃也是在不久后就升了位分,現(xiàn)在不過是提前了一點。
“皇后在想什么?”胤禛見她出神,關(guān)切地問道。
宜修抬起頭,眼中已是一片溫柔:“臣妾只是在想,能得皇上如此體恤,是臣妾的福分。”她輕輕撫摸腹部,“這孩子還未出世,就已得皇上如此關(guān)愛,將來必定是個有福的。”
胤禛欣慰地笑了:“朕的子嗣,自然都是有福的。”他起身,“你好生休息,朕晚些再來看你?!?/p>
送走胤禛后,宜修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。剪秋遞上一盞溫?zé)岬陌蔡ニ帲吐暤溃骸澳锬?,一切如您所料?!?/p>
宜修接過藥碗,慢慢飲盡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:“敬妃知道是本宮提她暫代東六宮之事后,自會上門。"
剪秋會意:"娘娘放心,奴婢會讓人留意的。"
宜修望向窗外,陽光正好,卻照不進她幽深的眼眸:“這后宮的風(fēng),該往哪個方向吹,終究還是得由本宮說了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