曉夢能清晰地感覺到,她那蘊含著天地至理、無物不融的劍意,在接觸到對方木劍的一瞬間,如泥牛入海,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它沒有被更強(qiáng)的力量擊潰,也沒有被更快的速度破解。它……是被“包容”了。
王歌的“理”,沒有去否定她的“道”。
王歌的“心”,直接將她的“道”也映照了進(jìn)去,視為了對方“心”的一部分。
在其世界里,她的攻擊,從一開始就不成立。
曉夢緩緩地,一寸一寸地,收回了秋驪劍。
她看著王歌,這個自己一手教導(dǎo)的孩子。看著那雙清澈卻又仿佛蘊含著很多的眼睛,長久地沉默了。
許久,曉夢輕聲說道,聲音里帶著一絲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嘆息。
“你的道,已經(jīng)不在天宗了?!?/p>
“從今日起,我沒有什么可以再教你。”
她轉(zhuǎn)過身,青色的道袍在晨光中顯得有些蕭索。
“太乙山,留不住你了。下山去吧?!?/p>
“去用你的‘心’,看看這七國紛爭,紅塵萬丈??纯茨愕摹怼?,在這真正的亂世之中,是否依然圓融自洽?!?/p>
說完,她的身影化作一道流光,瞬間消失在了觀妙臺的方向,只留下一句話,在山林間久久回蕩。
“秋驪,留下。你的路,需要一把配得上它的劍?!?/p>
話音落,一道白光從天而降,穩(wěn)穩(wěn)地插在王歌面前的土地上,正是那柄絕世名劍——秋驪。
而曉夢,已經(jīng)歸于云深不知處。
從此,天宗曉夢,再無弟子。
而塵世間,多了一個名為王歌的少年,和他心中的整個世界。
山林間,萬籟俱寂。
師尊的話語仍在回蕩,但她的人,她的氣息,已經(jīng)徹底消失,仿佛從未出現(xiàn)過。
王歌靜靜地站著,目光從觀妙臺的方向收回,落在了眼前這柄劍上。
秋驪。道家天宗的鎮(zhèn)派之寶,傳說中由最好的鑄劍師耗盡心血,以星辰之精鑄成。劍身狹長,通體晶瑩,宛如一泓凝固的秋水。
此刻,它就靜靜地插在面前的泥土里,劍柄上的藍(lán)色寶石在晨光下閃爍著深邃的流光,仿佛蘊藏著星空。
王歌松開了手中的木劍。
那把陪伴了他無數(shù)個日夜的木劍,“啪”的一聲掉落在地。
它完成了它的使命。
然后,他伸出手,握住了秋驪的劍柄。
沒有想象中的冰冷,也沒有絕世神兵的抗拒。
當(dāng)王歌握住它的那一刻,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從掌心傳來,仿佛這把劍天生就屬于他。
他甚至能感覺到,劍身內(nèi)部似乎有某種韻律在流動,它在與自己的心跳、呼吸、乃至于那“心即是理”的境界產(chǎn)生共鳴。
王歌毫不費力地將它拔出。
劍身出土,不染一絲塵埃。一道清澈的劍鳴聲響起,如龍吟,如鳳鳴,洗滌著整片山林。
林間的鳥兒停止了鳴叫,風(fēng)也為之一靜,仿佛都在向這柄絕世名劍的重現(xiàn)于世表示敬意。
他看著手中的秋驪,劍身倒映出自己那張尚顯稚嫩,但眼神卻已古井無波的臉。
“劍,亦是心之延伸。”王歌心中默念。
他沒有再回頭看一眼。
太乙山的一切,無論是觀妙臺的云海,還是山溪邊的頑石,都已化為心中的一幅畫,一個“理”。
無需告別,因為它從未離開。
王歌轉(zhuǎn)身,佩好秋驪,向著山下走去。
他腳步不快不慢,每一步都踏在青石板的正中。
這一刻,
王歌不再是那個需要完成功課的孩童,也不再是那個尋求答案的弟子。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一個行走的“世界”。
不知走了多久,山路漸漸平緩,空氣中縹緲的霧氣被塵世的煙火氣所取代。
他走出了天宗山門的范圍。
眼前,是一條黃土大道,被無數(shù)的車輪和腳步壓得無比堅實。
大道向著兩個方向無限延伸,一眼望不到盡頭。
一個方向通往東方,那里似乎有城市的輪廓;另一個方向通往西方,顯得更加荒涼,通向未知的遠(yuǎn)方。
路邊,有一座簡陋的涼亭,幾個風(fēng)塵仆仆的商旅正在歇腳喝水。
他們看到一位身穿樸素道袍、腰佩絕世好劍的少年,從那傳說中的仙山中走出,都露出了驚異和敬畏的目光。
這是王歌第一次,真正意義上地踏入“人間”。
他沒有理會那些目光。
心中沒有迷惘,也沒有選擇的困擾。
因為在他看來,東和西,繁華與荒涼,都只是心中映照出的不同景象而已,并無本質(zhì)區(qū)別。
王歌只是隨意地,選擇了通往東方的路,然后邁開了腳步。
下山的旅程,開始了。
他踏上了通往東方的黃土大道。
這條路,與天宗山內(nèi)的青石小徑截然不同。
它充滿了人的氣息——車轍的印記,揚起的塵土,遠(yuǎn)處傳來的吆喝聲,以及與王歌擦肩而過的、行色匆匆的旅人。
他們或背著行囊,面帶疲憊;或駕著馬車,滿臉精明;或三五成群,高聲談笑。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,自己的欲求,自己的方向。
在他們眼中,王歌只是一個看起來有些奇怪的道童,腰間的劍雖好,人卻顯得過于年幼和淡漠。
王歌對這一切,只是看著。
這些景象,如同流云掠過天空,被他的“心”所朗照,卻未留下任何痕跡。
他的步伐依舊不疾不徐,仿佛不是在走向一座未知的城池,而是在自家的庭院中散步。
數(shù)個時辰后,一座高大的城池輪廓終于清晰地出現(xiàn)在地平線上。
城墻由巨大的青石砌成,飽經(jīng)風(fēng)霜,上面還殘留著刀兵的刻痕。
城門口,兵士們正在盤查著來往的行人,吆喝聲、車馬聲、人語聲混雜在一起,形成了一股名為“塵世”的洪流。
王歌隨著人流,走到了城門下。守城的兵士見他年幼,又是一身道家打扮,并未過多為難,只是例行公事地掃了一眼,便揮手放行。
他踏入了城內(nèi)。
與城外的黃土大道相比,這里是另一個世界。
青石鋪就的街道四通八達(dá),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店鋪,酒旗招展,人聲鼎沸。
賣藝的、算命的、販夫走卒、游俠商賈,各色人等摩肩接踵,一幅活生生的七國亂世圖景,在面前展開。
這些聲音、景象、氣味,并未在王歌的心中激起任何波瀾。
它們只是被“心”如實地映照出來,不多一分,不少一分。
王歌走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,就像一顆水滴匯入了河流。突然,前方一陣喧嘩吸引了他的注意。
只見一個賣炊餅的攤販,正一把揪住一個衣衫襤褸、身材瘦小的孩童。
那孩童約莫七八歲的樣子,滿臉污垢,懷里死死地抱著一個還冒著熱氣的炊餅,眼中充滿了驚恐。